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訪親干部吳曉歡、馬海軍一行相約幫助和田洛浦縣多魯鄉巴什央都瑪村張春華的親戚圖爾蓀尼亞孜家整地種菜,大家來到圖爾蓀尼亞孜家后院,根據院落的情況決定在原有菜地的基礎上擴大一點,訪親干部呂志遠在和田從事了兩年半的扶貧專干工作,對結親村的農耕生產和親戚的需求了如指掌,大家在呂志遠的帶領和指導下開始翻土整地,種菜的地不能是板結成一塊塊的,大家用鋤頭尖把翻好的土敲碎,小一點的土塊用手一團團土捏碎,地整好了,起壟做畦。訪親干部們邀請親戚一起動手種下了從學院帶來的特意為結親村村民準備的各類菜種子,鋪蓋好塑料薄膜,看著整齊的條埂,期待著這些滿含愛心幫扶的種子趁著這大好春光,萌發成長,一顆顆愛心菜、一個個愛心果,早日端上親戚們的餐桌,豐富親戚們的菜籃子,把暖心愛心真心,真正送入親戚們的內心。
巴什央都瑪村村,年輕的阿卜力米提·阿卜杜杰力力積極響應黨的好政策的號召,尋找到了商機,在工作隊的支持幫助下利用一技之長在縣城開了家汽修店,生意還不錯,訪親干部呂志遠鼓勵阿卜力米提:“一定要好好經營,一邊還要加強學習,更新技術,讓店里的生意越來越好,再帶一些徒弟,幫助其他人就業,在村委會幫助下自己富起來了,也要盡自己的能力為村里的發展做貢獻”。阿卜力米提不停地點頭說:“現在政策好得很,很多人幫助我,我一定會好好經營,把技術學好,把修車店越開越大,帶著村里的年輕人多賺錢,早致富”。當了解到阿卜力米提的父母還是村里的養殖大戶,訪親干部們都豎起了大拇指,夸贊阿卜力米提一家是“趕著春風,快馬加鞭走在了致富路上,是踏踏實實要以實際行動給建黨100周年獻禮”。阿卜力米提父母養了300多只羊,每天攪拌飼料三次,每次喂羊都要好幾三輪車,阿卜力米提店里忙起來,就顧不上幫助父母了,一天喂羊的勞動對兩個老人來講很繁重,但是老人家很樂觀,表示自己可以做到,讓阿卜力米提安心照顧店鋪。呂志遠一行決定利用訪親時間盡可能幫助阿卜力米提的父母多攪拌一些喂羊的飼料、打掃羊圈、清理廄肥,給老人家分擔一些勞動。
維吾爾樂器文化在古絲綢之路的發展和文化交流中不斷創新,不斷促進音樂文化交流,形成了一個十分獨特的民族文化。巴什央都瑪村維吾爾族的老藝人在結親村后盾單位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和“訪惠聚”工作隊的幫助下建起了民間樂器制作作坊,一起努力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祖輩代代相傳的瑰寶在結親村源遠流長,讓優秀民間藝術得以傳承。

白天的結親村人很少但不寂寞,幼兒園歡樂的嬉笑聲、校園里朗朗的讀書聲、田野里鳥鳴蟲吟、馬路上各類交通工具的馬達聲、廣播里時事新聞和歡快的樂曲......交織匯聚在一起是結親村發展的節奏,是結親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的步伐。年齡大的老人聚在一起曬著太陽,聊著年輕人打工、勞動、開店中的喜聞趣事,憶往昔,贊今朝,一輪旭日,照亮了安靜祥和的結親村,一曲小調,唱出了“民族團結一家親”悠揚的贊歌。